93歲的趙婆婆因為大腿腫脹、疼痛、畸形不能走路了,家人都急的不行,雖然老人有一些基礎疾病,但是平常能走能吃,大家都盼望著他能再精神的多活幾年,因此他們將老人送至市六醫院東虹院區骨科。
醫生對趙婆婆進行檢查過后,發現他是骨質疏松引起的病理性骨折,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但是醫生卻發現趙婆婆有腦梗后遺癥,有功能性吞咽困難、失語狀態、高血壓3級 、中度貧血、心房顫動 、肺炎等基礎疾病,手術麻醉的風險非常大,但是家屬卻強烈要求手術,在這樣的情況下,醫生經過詳細的術前討論后,決定于10月11日對趙婆婆進行右股骨干復位內固定術。
考慮到患者麻醉過程中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的可能,麻醉風險非常大,能不能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能不能順利拔管?應該采取怎樣麻醉方式呢?這對麻醉科的醫生帶來了巨大挑戰。
術前,麻醉科廖主任就參與到了這場由骨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藥劑科等多學科的會診中。她說,患者年齡大,合并癥多,病情危重,麻醉科對患者進行圍術期處理對于術后的恢復,手術是否能順利做下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議在患者抗感染、血壓調節、循環改善及營養改善有效的前提下,按規定術前停用氯吡格雷或替代治療抗凝藥物。同時綜合評估患者情況后選用對他循環影響最小的超聲引導下右側髂筋膜神經穿刺+淺全身麻醉。
于是,醫護人員對趙婆婆進行了加強抗感染、祛痰、調節血壓、改善循環、糾正心衰、加強營養等治療。10月11日上午,在家屬的期盼中,趙婆婆被推進了手術室。
麻醉醫生首先進行了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
然后給她進行橈動脈穿刺置管,監測趙婆婆的動脈血壓變化。
在對病人進行保溫的同時術中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對應泵入循環藥物,及時輸血保證重要器官血流灌注。術中共輸入O型紅細胞懸液4u。
兩個小時后手術結束,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循環基本平穩,手術順利完成。
在麻醉醫生的保駕護航中,趙婆婆被送入ICU進一步治療。
晚上,趙婆婆在ICU順利完成拔管,精神狀態非常好。
10月15日,趙婆婆順利的出了ICU,目前恢復良好,她的家屬特別高興,都說本來想賭一把,沒想到真的成功了,現在意識清醒,還能自己吃飯,非常感謝市六醫院的醫護人員的優質醫療技術讓趙婆婆還有站起來的機會。